天津日报讯(记者 刘茵)昨晚,国内首部抗美援朝题材音乐剧《寻找李二狗》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震撼上演,以独特艺术形式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,带领观众回溯那段战火纷飞、热血澎湃的英雄岁月。
演出当晚,天津大剧院座无虚席,观众怀着期待与崇敬早早入场。当大幕拉开,舞台上逼真还原的鸭绿江场景、身着泛黄旧军装的演员,瞬间将时间拉回到1950年。随着激昂音乐奏响,主人公常卫国怀揣爷爷嘱托,借助一本残缺的回忆录,穿越成为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一六师四连二班一名战士,与当年17岁的爷爷并肩作战,开启寻找英雄战友“李二狗”之旅。
与传统战争叙事不同,该剧通过战士的日常细节展现人性光辉,格外动人。机枪手“铁牛”的憨厚、小兵“尕娃”的稚嫩,他们有血有肉,带着对家乡的思念、对和平的渴望奔赴战场。战士们用“外卖凑单”调侃拼凑“万国造武器”时,台下响起会心的笑声;步枪手“大个儿”摸着怀里皱巴巴的家书念叨“回家准跪搓板”时,观众又忍不住鼻酸。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细节,让志愿军战士变成了可感可知的鲜活生命——他们会怕疼、会想家,却在号角响起时义无反顾地冲向枪林弹雨。
音乐是该剧一大亮点。导演兼编剧、作曲樊冲将摇滚的激昂、民歌的质朴、电子乐的冷峻完美融合。战斗打响时,重金属音符如冲锋号角,震撼全场,观众仿佛置身枪林弹雨;抒情曲《家书》响起,悠扬的旋律诉说着战士对家人的牵挂,令不少观众眼眶泛红;《长眠》的旋律则充满哀婉,表达了对牺牲烈士的深切缅怀,让现场气氛凝重而庄严。
高杨、金圣权、王一哲、张会芳等一众演员实力演绎,把“四连二班”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。他们的每一句唱词、每一个动作,都饱含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对志愿军战士的崇高敬意,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战场的残酷与战士的斗志。
该剧不仅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,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。观众刘轶表示:“以前对抗美援朝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书本和影视作品,这次看音乐剧,我真切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的伟大,也会更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”
《寻找李二狗》以音乐剧为载体,用“真诚、真挚、真实”完成了一次代际对话,用艺术力量传递抗美援朝精神。它以年轻人听得懂的“音乐剧语汇”,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泪光与热血中,续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誓言。
据悉,该剧今晚再演一场。
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